上排左起为:叶辛在上海展览中心,李敬泽在茅盾旧居,金宇澄在上海市作家协会。 下排左起为:毛尖在思南文学之家,程小莹在左联纪念馆,裘山山在“诗歌之夜”。乐事网
“风,得到的是伤口……”昨晚,读着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·基阿鲁斯达米的一首小诗,作家孙甘露成为2017上海国际文学周“上海文学地图朗读接龙”活动的最后一棒。
这场特殊的直播活动,于昨天上午9点在上海展览中心启动,走过上海作协、巴金故居、思南文学之家、上海文艺出版社、茅盾旧居、鲁迅纪念馆等多个具有文学记忆的场所,并在北外滩的上海国际文学周“诗歌之夜”落下帷幕。
读什么?从鲁迅到萧红作品
“若尘吾友:没想到我在月亮坝给你写信吧?原谅我给你带去的是个不幸的消息,韦秋月死了。死于她的老毛病头痛,医生诊断是脑部肿瘤。她和你生下的女儿沈美霞,成了个没爹没娘的孤儿……”昨天上午9点,作家叶辛站在上海展览中心的喷水池前,成为首个参与朗读接龙的作家。读的内容,正是他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的小说《孽债》中的一封信。这封来自远方好友的信,打破了知识分子沈若尘平静的生活,也铺陈开了这个动人心弦的故事。
读自己的作品,无疑是昨天参与直播的大部分作家的首选。重读20多年前的《孽债》,叶辛充满情感,而一旁赶来围观的读者们也被带入了那个特殊的年代,更有不少读者回忆起了当年同名电视剧热播的盛况。
此外,鲁迅、巴金、茅盾、萧红、郁达夫、柯灵、废名等中国现代作家记录时代的经典之作也频繁出现。在上海作协与鲁迅纪念馆,作家金宇澄数次捧起他于上世纪70年代购买的一册鲁迅作品选,读起了《萧红作<生死场>序》《“京派”与“海派”》以及《狂人日记(节选)》。金宇澄说,“在鲁迅生活过的地方朗读,给我的感觉是亲切、崇敬的,甚至有了一种粉丝的感觉。”
看什么?建筑承载文学记忆
与朗读一路相伴的,还有对上海文学地标的探访。
首先登场的上海展览中心,是每年上海书展的大本营。上海作协则坐落在巨鹿路上一幢邬达克设计的老建筑里,拾级而上,《上海文学》《收获》《萌芽》编辑部真容依次亮相。绍兴路上的上海文艺出版社,武康路上的巴金故居,甜爱路上的鲁迅纪念馆,复兴中路上的思南文学之家,北外滩的上海国际文学周“诗歌之夜”……新老上海文学地标陆续亮相。
作家徐则臣、弋舟带着《愿化泥土》《怀念萧珊》 等作品走进了巴金故居。巴金在这里生活了整整半个世纪,而他笔下“化作泥土,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”的文字,至今激荡人心。
许多文学地标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文学大家多样的性格。在走访相邻不远的茅盾旧居和鲁迅纪念馆时,作家李敬泽忍不住打趣说:“茅盾先生租房子的时候,大概是知道鲁迅先生曾经住在对面吧?”李敬泽朗读了茅盾的《子夜(节选)》、萧红的《呼兰河传(节选)》以及鲁迅的《影的告别》。他说,虽然曾多次来到上海,但很少有机会这样一处一处地寻访前辈足迹,“想想我们现在所走的路,鲁迅先生走过,茅盾先生走过,巴金先生可能也来过。它让我非常强烈地感知到上海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性,看到了前辈灿烂的光芒。”
为何读?让文学真正深入人心
10小时直播,20余位作家的接力,特别的形式让昨天参与其中的作家感慨颇多。许多作家都是首次参加直播活动,他们最初在镜头前都略显局促,但一拿起书本,就充满热情、精神饱满。作家叶辛表示,“希望热闹过后,人们会被真正吸引进入文学的天地,静下心来读一本书。”作家马伯庸则说,他最近才逐渐发现朗读的乐趣。“所有美的、好的文字朗读起来,都是有音乐性的……在快节奏的时代,朗读是一次深阅读,能让你进入这些经典文字,感受阅读的乐趣。”
朗读之余,作家们也格外关注在线网友的反馈。看到几万人同时在线观看直播的画面,走访了左联纪念馆的作家韩松充满感慨:“点击率非常高了,这说明文学不是一个小圈子的事儿。在互联网上,千千万万的人,通过这次直播走进了鲁迅故居,走进了左联纪念馆,这非常了不起。”在他眼中,这也是一次文学深入人心的机会,“当年左联提出,文学要为普罗大众服务,今天我们何尝不是实现当初他们的理想?”
而身为上海国际文学周总策划的孙甘露笑言,他昨天也是通过手机关注整个朗读接龙活动的,颇受感动。无论是“上海文学地图朗读接龙”还是“诗歌之夜”活动,上海国际文学周都旨在为上海文化、读者服务,“一座伟大的城市,在文化上要有伟大的作家、伟大的传统,要有大批作家为当下、为未来写作。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此服务,为推广阅读、文学和写作营造一个好的环境。”